固在文言文中的意思
在古文中,“固”字具有多种含义,主要包括:
1. 坚固 :特指地形险要或城郭坚固。
例句:《赤壁之战》中“江山险固”指的是荆州周围山水险要,防守坚固。
2. 稳固 、 牢固 :指物体的结实、坚硬,或者状态的稳定、安定。
例句:《书·五子之歌》中“本固邦宁”意味着国家的根基牢固,国家才能安定。
3. 固执 、 顽固 :形容人的思想或态度坚定不易改变。
例句:《愚公移山》中“汝心之固,固不可彻”指的是某人思想顽固到不可变通。
4. 坚决 、 坚持 :表示态度坚定,不轻易放弃。
例句: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中“蔺相如固止之”指的是蔺相如坚决地阻止了廉颇的行为。
5. 本来 、 原来 :作为副词,表示事情的原状或本来的情况。
例句:用作状语,如“人固有一死”中的“固”表示“本来”。
6. 确实 、 实在 、 真正的 、 一定的 :用来加强语气,表示肯定的意思。
例句:“固是皇帝也,岂可屈身于小人之下?”中的“固”表示“确实是”。
7. 虽然 、 尽管 、 却 、 但是 :表示转折或让步关系。
例句:“固知此事不易,然不可不尝试”中的“固”表示“虽然”。
“固”字用法灵活,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语境来理解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固字在《左传》中的用法有哪些?
固字如何解释《史记》中的“本固邦宁”?
《愚公移山》中固字的固执如何理解?